《抓好农村四好公路助力县域经济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抓好农村四好公路助力县域经济发展.docx(2页珍藏版)》请在新时代教育文库-XSDWK上搜索。
1、抓好农村四好公路助力县域经济发展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建好、管好、护好、经营好”农村“四好”公路为总目标,以“建设精品化、管护专业化、运营市场化”为总抓手,固本强基,助力经济,支撑发展,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役、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夯实了基础,提供了保障。一、抓监管,注重质量,推进农村公路建设“精品化”要想富,先修路,道路通,百业兴。为彻底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运力不强、出行难等交通瓶颈,把通向XX生活的道路打通,我们不断加大投入,坚持标准,严格质量,依托以XX高速公路、302省道及XX公路为主的“A”型公路网络主骨架,扎实有序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十二五”期间,累计投资6.1亿元,改造升级国省道2条,建设
2、农村公路43条,使全县农村公路达到255条1489公里,通乡通村率实现100%,实现了物畅其流,人畅其行。在建设过程中,为把每条公路都建成精品工程和民生工程,在工作思路上,由重视扩大数量向注重质量转变;在工作布局上,由重视交通专项规划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多领域融合转变;在工作推进上,由重视农村公路建设向与产业项目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扶贫开发等有机结合转变,确保了农村公路建设标准过关、质量过硬。我们的主要做法是,重点采取健全“两个体系”,严把工程质量关,一是健全专业监管体系,建立“政府监管、工程监理、企业自检”三级质量保障体系,严把“三道关”,严把政府监管关,采取出台XX县农村公路
3、建设管理办法等制度,加强对项目的约束管理,并与建设项目法人签订施工质量责任状;严把工程监理关,采取“驻地监理+旁站+流动监理”的方式,不留死角地对施工全过程监督;严把企业自检关,采取“随机抽查、联合检查”的方式,对工程进行质量把控。二是健全群众监管体系,组织道路沿途村屯组建由村干部、“两代表、一委员”组成质量监督小组,全程跟踪监督道路建设,为“家门口”的道路把好关,工程完工后,在他们签字认可后,方能通过验收。二、抓责任,健全机制,推进农村公路管护“专业化”农村公路建设是基础,养护是关键。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克服养护公路多、里程长、任务重、经费少等诸多困难,力争做到认识到位、主体到位、资金到位、治
4、理到位、监督到位,努力将农村公路管好、护好、养好,让道路宽阔平坦,四季畅通,风雨无阻。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是健全架构,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管理体系,在县级,成立农村公路管理站,整合地方养路费征稽分流人员;成立县路政大队,重要路段进行二十四小时巡查看守;交通局牵头,公安、交警、城管等部门组成常设综合执法办公室,多部门联动执法。在乡镇,全县10个乡镇组建9个农村公路管理所(XX镇、友谊乡县直所在地合并组建1个),每所配备3名工作人员,实行一岗双责,负责路政巡查和专业化养护工作;在村级,每个村选派2名路政协管员,进行本村(屯)内路政巡查。二是加大投入,在县财政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我们坚持养护经费“只增
5、不减”的原则,及时将管理养护资金及人员工资等支出纳入财政预算,给予充足的财力保障。五年来,共投入养护资金4280万元,超过省补规定标准,满足了养护生产的需要。三是活化机制,实行分段作业机制,明确农村公路管理所人员分段养护责任,对由于超载产生新的大中修路段,自行解决维修经费;实行奖罚激励机制,每月进行联评打分,前三名红牌,倒数三名黄牌,奖罚措施对应到具体责任人和全体养护人员;实行联路计酬机制,对养路工人的养护工作,实行量化打分;实行成效考核机制,成立考核小组,将各乡(镇)、各部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纳入到季度和年终考核,通过层层签状明责,兑现奖惩措施,提高管护实效。三、抓物流,配套电商,推进农
6、村公路运营“市场化”连接市场、搞活物流是农村公路建设的核心。我们抢抓全省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机遇,坚持“电商先行、客货并举、上下双行、多点整合”的原则,以客运网络为纽带,整合资源,互补优势,走出了一条“县域物流+农村电商+智慧农业”发展新模式,经过近两年的运营,经济效益明显,初步实现多方共赢,对客运系统来说,已配送各类商品3.6万件,增加运费收入39万多元;对电商企业来说,完成网络农产品销售6030单,线上线下销售金额达3636余万元;对农业来说,带动种植绿色水稻20万亩,绿色富硒水稻3000亩,富硒有机水稻2000亩,打造了“饭掌柜”“天箭泉”和“田鑫富硒有机水稻”等品牌;对农民来说,足不
7、出村享受到“互联网+”的红利,累计办理代办、代缴等服务,涉费金额2600多万元。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是电商先行,实现农村物流配套跟进。借助我县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首批试点县”的契机,引进了北京神州买卖提电子商务公司,建成以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为核心,以101家村级电商服务站为触角的公共服务体系,联手推进涉农电子商务工作。为解决农村电商物流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我们积极探索,大胆创新,通过农村客运资源整合邮政、快递企业,配套改建农村物流体系,及时跟进电子商务进农村项目的实施,使XX县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活跃起来。二是整合资源,建成三级物流体系。依托现有客运系统资源,整合全县邮
8、政、快递企业,由县客运站牵头成立XX县客运城乡物流有限公司,将现有客运班车组成运力网络,以县客运总站为中心,8个乡镇客运站为二级业务站点,在101家村级电商服务站建立了物流站,形成县、乡、村三级客运农村物流体系,提供“一票到底”联运服务,实现了无缝对接、村村通达、当天送达。三是搞活流通,打通物流最后一公里。统一运力,客运站利用现有库房,投资建设县级物流分拣中心,出台优惠政策吸引9家快递企业、2家农村电商企业入驻,免费为他们提供仓储、办公用房、网络接入等必要设施,客运站与入驻企业以服务外包形式,承包货物城乡短途运输业务,通过快递、电商企业的集中运营,将进村入屯货物集散起来,形成规模效益,加快了商
9、品流通,提高了配送效率。智能管控,将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物流深度融合,建设XX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在发货、仓储、运输、配送等环节上智能化管理,形成了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流通追溯体系。降低运费,降低网销成本,出台收费标准,小件短途运费一般为2-10元不等,大件商品按快递行业最底标准收费,减轻农民负担,增强农产品竞争力。四是服务三农,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着力解决“卖难”“买难”问题,XX县在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过程中,既注重工业品和网货的下行,更注重绿色和特色农产品的上行网销,以此实现了由“种的好”转向“卖的好”,开辟了农民增收致富新渠道。引入XX*国裕集团,运用大数据在全省率先建成了农业物联网系统,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安全可追溯;为使好的农产品通过电商走向全国,客运站主动为农民提供“一站式”服务,帮助农民搞包装、集配货、降成本、促外销。解决农民生产生活难题,101个村屯综合服务站,提供“六帮”服务,即帮你买、帮你卖、帮你办、帮你提、帮你贷、帮你赚,实现了便民利民、办事不出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