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举报
相关文档

质量技术监督局服务地方经济的做法与启示.docx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经/金融
上传者[卖家]: ID:19160 共:3页 上传于:2018-11-21 格式:DOCX 大小:14.52KB
质量技术监督局服务地方经济的做法与启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质量技术监督局服务地方经济的做法与启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质量技术监督局服务地方经济的做法与启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预览图已压缩;下载后的原文无水印、更清晰!
资源描述

《质量技术监督局服务地方经济的做法与启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技术监督局服务地方经济的做法与启示.docx(3页珍藏版)》请在新时代教育文库-XSDWK上搜索。

1、质量技术监督局服务地方经济的做法与启示“经济建设需要什么,当地党委和政府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企业和群众着急什么,我们就解决什么。”这是质量技术监督局领导班子对全局干部职工提出的要求。作为省以下垂直管理的部门,全局上下以“质量兴市”为目标,以服务当地经济建设为己任,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尺,恪尽职守,敬业奉献。为什么一个仅80多人的县级质监部门能在短短几年时间,取得这么大的成绩,获得这么多的荣誉,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做法值得思考和借鉴。一、观念在境界提升中嬗变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观念是发展的基础。该局新的领导班子上任后,正面临着质监系统垂直管理后的新形势,许多机关干部感觉垂管后,又多了把“保险锁”,捧

2、上了“金饭碗”,不是积极地走出去找市场、寻出路,而是坐在家里等、靠、要。面对这种情况,该局领导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入手,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解放陈旧的思想桎梏,形成一致共识:评价质监工作好坏,关键是看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看政府是否满意,企业是否满意,人民群众是否满意;看能否自觉地把质监工作融入地方经济发展中。围绕这个目标,他们坚持把质监工作放在全市经济社会的大格局中去思考,找到了明确方向、调整思路,解决难题的“金钥匙”。二、“双赢”在准确定位中实现垂直管理部门能否紧扣经济建设中心、服务经济发展大局,直接体现部门在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作用,直接关系部门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直接决定

3、部门的生存和发展。为此,该局从明确质监工作定位问题入手,努力实现部门和地方发展的“双赢”。一是当好党委政府的“护航员”。垂直管理部门服务地方发展从哪里入手?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回答是:找准“三点”,保持“三不变”。所谓“三点”,就是找准质监工作与政府中心工作的结合点、找准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切入点、找准推动质监事业发展的突破点,确保质监工作始终贴近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进行;“三不变”,即坚持主动向地方党委、政府汇报请示工作的态度不变;全心全意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宗旨不变;与兄弟部门搞好配合联动的工作方式不变。上划垂管后,该局不以直管自居,主动接受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以热忱的工作态度

4、出色地完成了市里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二是当好企业的“领航者”。该局领导在走访企业中,发现*公司无论是生产流程、生产规模还是销售业绩,均处在全国同行业前列,但由于产品却名不经传,产品价格远低于同质量的其它名牌产品。对此,该局领导多次与企业负责人座谈,通过深入浅出的分析比较,使企业认到品牌的市场价值,并立即着手申报省及国家级名牌产品和商标。做通企业工作后,该局又协助企业改进装备,完善制度,积极向上申报认证,经过不懈努力,当年企业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品牌效应也随之显现,产品供不应求。三是当好群众的“清道夫”。近几年来,该局将工作重心贴近公众需要,监管重点贴紧群众呼声,在全省首创食品和特种设备区域

5、监管“21”模式,构建起有效监管网络和动态长效机制,有效地减少了不安全隐患,为老百姓生产生活营造了放心环境。三、服务在工作创新中升华创新是事业发展的灵魂。过去,面对数量庞大的各式企业,基层质监部门绝大多数的工作精力是用在执法检查和执法监督上。近年来,该局正确处理服务与监管的关系,创新工作的方式方法,提出了“监督是前提,服务是目的,寓服务于监督之中”的指导思想,变以往综合管理和行政执法并重为强化管理、侧重服务,通过有效的监督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真心实意地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具体工作中,该局推行与企业“零距离”服务机制,派技术人员到企业蹲点,与企业签订帮扶协议,帮助企业完善计量、标准、质量保证体系,

6、夯实企业技术基础。同时,组织“心连心”服务队进企业,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免费为企业培训技术检验人员,制定管理制度,检修检测设备,做到了只要企业有所求,不分上下班和节假日。四、成效在苦干实干中取得质量技术监督局创造出的成绩,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实实在在干出来的,“以苦为乐、以干为本”是该局抓监管、搞服务、促发展的精神动力。这种苦干、实干的作风,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体现在迎难而上的精神上。该局得知国家准备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进行考核时,国家标准化示范区“大盘子”已满,几乎没有回旋余地的情况,毫不气馁,迎难而上,局主要领导多次上省进京,跑部进厅,积极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经过多方努力,最终争取国

7、家级示范区增补立项。二是体现在狠抓细节的落实上。“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他们认为,很多事情的输赢往往决定于细节,特别是质监部门,每天都与群众接触,交往中的一句话、文件中的一个字、执法中的一个举动,都关联到整体工作的大局和得失。因此,在工作十分重视细节,关注细节,把每项具体工作做深、做透、做精,寓大于小,小中见大。在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市的创建工作中,该局从每一个细节入手,逐个环节抓落实,形成3大本625页的创建材料,确保了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当这套材料上报至国家局时,国家局的专家对创建工作的实、细给予了高度评价。三是体现在精益求精的工作标准上。因名牌产品实行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和行

8、业协会推荐、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确定评价目录、企业公开申报竞争的评选程序,该局坚持主动出击,一方面,跑部进厅,向国家质检总局和省质监局汇报争取政策扶持,宣传推介我市优势产品,争取纳入名牌产品评价目录,优化了名牌培育外部环境。另一方面,成立专业服务队,深入名牌重点培育企业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务。五、形象在严格管理中提升职能部门在党委政府眼中的位置如何、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好坏,关键在于部门自身的工作。近年来,该局从自身工作实际出发,健全规章制度,规范服务行为,切实转变职能,提高质监工作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有效性。一是加强内部管理规范化建设。制定和完善了包括首问负责制、挂牌上岗制、纪律作风承诺书制度等10多项制

9、度,从健全制度、科学管理、严格监督考核入手不断提高自身队伍建设,形成用制度管人、用流程管事的制约机制。二是完善机制,加强监督。特别是针对社会重点关注的打假治劣力度和检验检测公正性两大问题,完善执法办案的内部制约机制,健全案件集体审理制度,缩小处理案件的主观性。对企业由于过失造成产品存在一般性质量问题,情节轻微的,实行“首次告诫制度”,先亮黄牌、后亮红牌,较好树立了质监部门文明执法形象。三是强化监督约束机制,规范干部职工行为。出台了禁止办事推诿扯皮和违反社会服务承诺制度、禁止无标准或超标准收费和重复检查、禁止进行强制性服务或不到位、不等价、不规范服务等“八项禁令”。铁的纪律,锻造出铁的队伍。去年,该局被省局授予行风建设和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由于服务地方建设业绩突出,连续五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支持地方经济建设最佳单位”称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上传分享,内容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可发送邮件至xsdwenku@ 163.com进行反馈,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客服QQ: 1306325736  上传者QQ群: 756867213    

Copyright © 2018 - 2022   新时代文库XSDWK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1005615号-5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1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