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举报
相关文档

06第06章 泪器病.ppt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上传者[卖家]:rap****shi ID:1421410 共:50页 上传于:2020-03-24 格式:PPT 大小:2.05MB
06第06章 泪器病.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06第06章 泪器病.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06第06章 泪器病.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预览图已压缩;下载后的原文无水印、更清晰!
资源描述

《06第06章 泪器病.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6第06章 泪器病.ppt(50页珍藏版)》请在新时代教育文库-XSDWK上搜索。

1、眼科学,眼科学,第六章泪器病,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陈家祺、袁进、顾建军,概述泪液分泌系统疾病泪液排出系统疾病,概述,泪器分为泪液分泌系统和泪液排出系统。分泌系统由泪腺、副泪腺(包括Krause腺、Wolfring腺等)、结膜杯状细胞组成排出系统包括泪小点、泪小管、泪总管、泪囊和鼻泪管,泪腺分为较大的眶部泪腺上叶和较小的睑部泪腺下叶,两个泪腺叶通过各自的排泄管,将泪液引流到结膜穹窿颞上部。,副泪腺多位于结膜上穹窿。副泪腺的分泌称为基础分泌,其分泌量足以维持眼表的湿润,减少眼睑和眼球的摩擦。,结膜中还散布着杯状细胞,分泌黏蛋白,失去杯状细胞后,即使泪液量很丰富,仍会导致角膜干燥。,排出系统包括泪小

2、点、泪小管、泪总管、泪囊和鼻泪管。,泪液的生成和排出保持平衡每次瞬目、闭睑动作使泪液在眼表涂布,同时推送到内眦部形成泪湖,然后通过虹吸现象进入泪点。,鼻泪管远端的Hasner瓣,婴幼儿发生堵塞时引起先天性泪道阻塞和慢性泪囊炎。,分泌系统或是排出系统的病变,包括先天异常、炎症、变性和肿瘤,统称为泪器病泪道阻塞最常见原因为炎症性疾病、外伤次之,肿瘤较少,泪液分泌系统疾病,泪腺炎症泪腺肿瘤,泪腺炎,急性泪腺炎多为病原体感染所致,最常见的病原体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肺炎球菌表现为泪腺部疼痛、有流泪或脓性分泌物,上眼睑典型的S形弯曲,CT检查显示泪腺扩大、边缘不规则针对病因进行不同治疗,细菌、病毒感染,应全

3、身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局部热敷。脓肿形成时,宜尽早切开引流,慢性泪腺炎可由急性泪腺炎迁延而来,但多为原发性质,常见于良性的淋巴细胞浸润、淋巴瘤、白血病或者结核等。伴有腮腺肿大者,称之为Mikulicz综合征。,临床表现:双侧发病,进展缓慢。眼睑外上侧出现分叶状无痛性包块,质软治疗:针对病因或原发病进行治疗。可根据病情应用抗生素及皮质类固醇,无效可考虑手术切除,泪腺肿瘤,多形性腺瘤主要由上皮细胞和间质成分组成临床表现:多见于中年男性,患者单侧受累,患侧上睑肿胀,质地软或硬,或呈结节状。肿瘤压迫眼球,使眼球向前下方突出,外上转受限。治疗:手术,泪腺囊样腺癌最常见的泪腺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一般女性

4、较多患病。病程短,有明显疼痛,CT扫描可显示骨质破坏治疗:手术切除肿瘤,术后补充放射治疗,泪液排出系统疾病,泪道功能不全泪道狭窄或阻塞急性泪囊炎慢性泪囊炎泪小管炎,泪道功能不全,指没有器质性阻塞的泪液引流不畅,即泪道冲洗通畅而有泪溢的一类情况,临床表现:患者有单侧或双侧溢泪史。部分患者泪点外翻,和泪湖脱离接触,泪液不能通过泪小管的毛细现象吸入泪道部分患者眼轮匝肌松弛,致使泪液泵作用减弱或消失,泪液排出障碍,部分患者眼轮匝肌松弛,致使泪液泵作用减弱或消失,泪液排出障碍,治疗:去除病因。泪点位置异常者,应矫正相关的解剖异常,如行眼睑外翻矫正术泪小点下结膜电烙术,借助瘢痕收缩使泪小点复位眼睑的水平松

5、弛可行水平的眼睑或外眦韧带缩短手术,泪道阻塞,病因泪小点的异常包括泪小点狭窄、闭塞或缺如,各种原因引起泪小管至鼻泪管的狭窄或阻塞如先天性闭锁、炎症、肿瘤、外伤、异物、药物毒性等导致的泪道结构和功能不全,临床表现先天性阻塞通常是Hasner瓣发生膜性阻塞所致成人由于泪道狭窄或阻塞引起的器质性泪溢多见于中年人,最常见的原因为泪道中存在的炎症,肿瘤或泪石,常用的检查方法:泪道冲洗X线碘油造影泪道探通,治疗先天性Hasner瓣阻塞:按摩,探通泪小点膜闭:刺穿,泪道冲洗泪点狭窄:扩张,硅胶管植入,泪点缺如:泪管相应部位做睑缘切开泪点和泪管完全缺如:结膜-泪囊-鼻腔吻合术鼻泪管阻塞:鼻腔泪囊吻合术,泪道激

6、光,急性泪囊炎,由毒力强的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溶血链球菌引起临床表现:起病急,患眼充血、流泪,有脓性分泌物。泪囊部红、肿、热、痛明显,治疗的原则控制感染缓解疼痛使堵塞的泪道重新通畅,慢性泪囊炎,在鼻泪管下端阻塞,泪囊内有分泌物滞留的基础上发生常见致病菌为肺炎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女性较男性更易受累与沙眼、泪道外伤、鼻炎等因素有关,临床表现:主要症状为泪溢,泪囊部皮肤出现慢性湿疹表现。挤压泪囊区有黏液或黏脓性分泌物自泪小点溢出。,治疗原则药物控制炎症后,手术使堵塞的泪道重新通畅不能耐受手术者可以使用扩张远端鼻泪管的Transluminal扩张球高龄患者还可行泪囊摘除术去除病灶,泪小管炎,为泪小管的慢性炎症,多由沙眼衣原体、放线菌、白色念球菌或曲霉菌感染引起。发病率不高,儿童易患,多为下泪小管感染。,临床表现:眼部轻度红肿、刺激,伴少量分泌物。内眦部睑缘和结膜轻度充血,泪点水肿、压迫泪小管有分泌物溢出。,治疗抗生素溶液冲洗,严重者行泪小管切开,将坏死组织刮除,然后用碘酊烧灼黏膜面全泪管阻塞后需要建立人工引流通道,施行结膜-泪囊-鼻腔吻合术,小结,掌握泪腺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了解泪腺肿瘤的临床表现掌握泪液排出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注意事项,Thank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上传分享,内容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可发送邮件至xsdwenku@ 163.com进行反馈,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客服QQ: 1306325736  上传者QQ群: 756867213    

Copyright © 2018 - 2022   新时代文库XSDWK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1005615号-5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1310号